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(555年)的 《大相国寺》,位于开封市中心,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。原名建国寺,唐代延和元年(712年),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,赐名大相国寺。
北宋时期,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,多次扩建,占地达500余亩,辖64个禅、律院,养僧千余人,是当时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的活动中心。
《水浒传》描写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,就发生在开封的大相国寺。所以,大相国寺也是因为水浒传而成为人们心中的一个著名寺院。原来的大相国寺因战乱水患曾屡遭损毁。现存的寺庙是清康熙十年(1671年)重修。目前保存有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八角琉璃殿、藏经楼、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。
《大相国寺》大门的题字是由卓越的佛教领袖、杰出的书法家赵朴初先生所题写。正像民间对大相国寺的传闻所说;“国大于相,寺大于国,实在是野心不小。”
评论